5/24/2006

緊湊

唔夠瞓, 又瞓唔好。 一個半月內要在一個沒有辦公室的地方搞活動, 約媒體, 見公司真的是非常捉蟲的事。本來兩岸之間的政治情況已夠我們煩惱, 加上總部班大帝突然發茅唔肯支持, 又乜又七............ 還有自己內部有籠裏雞, 讓總部有把柄嚟發圍, 簡直是火燒後欄。 幸好小隊中人上下一心, 還有阿公與總陀主的堅實支持, 這次應該可以逢凶化吉, 擺平內部問題。現在剩下的就是要搞掂福爾摩沙上的活動, 做番出好戲。 ----------------------- 睇完《銀河映像.超乎想像》的書後, 又繼續一些後續活動, 包括看了《動.感.現場》的展覽及書, 繼續看那本講動作指導的新書, update 了一下自己的電影 database, 還看了《黑白戰場》、《非常突然》等, 補購了《生化壽屍》。 最自豪的是 download 了《鎗火》的主題曲作鈴聲, 簡直是 quote of the month。真的很難想像為甚麼在那麼忙的時間, 還做了這些東西.......... 難道還是不夠忙? ------------------------ 瘋狂五月, 有些朋友好像在這兩週的跌市中損了手腳, 希望他們無事啦。 伴侶醒水, 唔聲唔聲已於跌市前放咗不少。我礙於資訊的缺乏, 加上沒有紀律和膽小, 雖能打平手離場, 但可見真的不是投資材料。唯有阿Q的安慰自己, 叫做放咗 d 同自己工作相違背的基金啦......... 人工小, 總是想以小博大, 但無本無膽無知識, 緊緊張張幾個月到頭來打回原形, 都唔知為乜。

5/16/2006

Running out of time

與農業部隊長閒聊, 大家不約而同的認為雙城記的生活, 著實有點累人。 週中我們就在內地渡過, 狀態好時就將整天奉獻給工作, 狀態不好時則可能神遊半天。但無論如何, 下了班, 大部份的時間就是一個人。好了, 到週末時回港, 又因為要將週中的私人生活一并的 pack 於兩日內做完, 公事私事親情愛情友情, 竟有點超負荷之感。 像剛過去的週末, 我飲了兩餐早茶, 食了兩頓母親節的晚餐, 還帶了堂弟上街, 看了一套話劇、煲了兩套碟, 跟伴侶逛街……. 還有時間換了身份證。在廣州工作我睡到八點半, 週末竟要八點起身。 農業部隊長說沒有了私人時間最辛苦, 我笑笑不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this opportunity comes once in a lifetime, 為了不要 miss the chance to blow, 辛苦點都無計。在外面跑的人, 就總有點在追追趕趕的感覺。 ---------------------------------------- 買了本《銀河映像‧難以想像》, 讓我有機會重新經歷一下杜琪峯、韋家輝、游達志等人的創作歷程。 銀河映像自1996年成立以來, 由當初的偏鋒之作到後來既有商業片、又搞藝術片, 近來更發展到有既賣錢又言志的《大隻佬》及《黑社會》, 以杜、韋為二人為核心的創作團隊差不多撐起後九七年代港產片的半邊天, 可謂是在港產片衰落下的一個異數。 批評者指杜、韋二人是男性中心的編導; 專拍黑幫/警匪片, 最近的《黑社會》更是誨淫誨盜; 甚至覺得杜琪峯自視過高, 相當大鼻。我覺得他們能在商業與言志中找到平衡及突破, 透過港產片中最經典的類型片來解構這些類型、拍出自己的風格己相當不易。最經典者莫過於能讓劉德華拿了兩次影帝, 銀河映像過去十年的成就是其它香港的電影創作團隊難以與之比較的。 我最喜歡的 (即我會不斷重看的) 銀河映像作品有《一個字頭的誕生》、《非常突然》、《暗戰》、《鎗火》、《孤男寡女》、《嚦咕嚦咕新年財》、《PTU》、《大隻佬》。最近才看的《黑社會》上下集以及《柔道龍虎榜》, 亦深深打動了我。 柔道龍虎榜》中有一幕: 快要失明的司徒寶 (古天樂飾) 雖然看不見從窗外透進道館的陽光, 但他的肌膚感受到太陽的溫暖, 並因此露出滿足的微笑。看到這一幕, 我想起了因的一句對白:「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 ---------------------------------------- 我以前很看不起港產片, 但在有線電影台的轟炸下我還是一再把不少爛片一看再看。 然而後來慢慢了解到, 香港的電影一直沒有政府的支持, 以往甚至受打壓。但香港的電影人透過敏銳的市場觸覺、無師自通, 是繼 Hollywood 及 Bollywood 外最大的產片地, 成了國際電影界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從黎民偉、黎北海到今天, 即使起起跌跌, 香港的電影一直沒有簡斷過。香港電影創出了自身的類型語言手法美學題材, 見證著近代中國的發展, 影響深遠。 David Bordwell 就香港的電影, 寫了一本書叫 ‘Planet Hong Kong: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我覺得這是香港的最佳的寫照, 也是一種對香港人的寄望。我們能在商業片主導的環境下出了張徹、胡金銓、新浪潮、王家衛以至今天的銀河映像及其它後進, 技巧、藝術以至題材始終沒有因惡劣的環境而被磨掉, 反而茁壯成長, 其實是風急才知草勁。也許我們一天也能在全世界最自由的市場建立起社會公義, 也許有一天能在威權的國家機器下開創出民主的空間。 但必需警剔的是, 我們時日無多。

5/05/2006

敏感

剛加入綠豆的時候,自己對在國內的工作都是敢說而不敢做。敢於向別人大說機構在內地的發展,但自己要去的話又會有猶豫。 現在真的去了大陸,才感到有些事情是敢做不敢說的啦。這一次去台灣安排稍後的活動,這種感覺特別強烈。我當然願意跟台灣的朋友分享大陸環保工作的經歷,但若談到甚麼顏色起義之話,著實有讓人陷入相當尷尬的困境。 幸好在離開以為最敏感的單位時,接待人員說他們曾招待過香港保皇黨健仔,即刻安樂哂............. ------------------------ 台灣的環保運動跟政治開放的鬥爭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綠營’真的是以綠色起家的。但從友人的口中得知,進入了體制、獲得了權位的民進黨,卻漸漸的跟環保運動、團體越走越遠。一方面民進黨政府在立場上要遷就商賈、要拼經濟;更令環保團體氣餒的是,民進黨還透過‘行政吸納政治’的方法收編環保團體,有時甚至「有時鐘無艷、無時夏迎春」,令環團為政府政策而疲於奔命,也削弱了他們的獨立性及活動能力。 而且,台灣環保團體的財政資源相當緊絀。據說,大把份的‘捐款’都被政黨及宗教所吸收掉。他們聽到綠豆全中國有超過六十人的工作人員編制時,不禁都搖頭嘆息,似有對台灣環團恨鐵不成鋼的感觸。另一大難題是因為國際政治的打壓,台灣的環保運動較難與國際環境運動串連,他們對國際友人的期待看我這個小薯仔訪台也前呼後應便可略知一二。 有人問我會不會有一個綠豆台灣,我只能苦笑不語 ------------------------------- 台灣人很愛他們的國家、他們的土地。如果你有跟他們打過交道,也許也會現他們對鄉土的愛,不時會以一種十分細膩的方式表現出來。 都是一些很小的環節啦。比如在捷運內他們會叫門口的座位作‘博愛座’,從而鼓勵人們讓座予有需要人士。又或是他們會在捷運、城市內加入不少藝術作品,增加生活的質感。還有,那些環保團體、項目的宣傳品,總會引用一些詩句呀,講些很娘的對‘大自然’之愛呀等等。 這次認識了一個台大碩士生,她在研究河川與周邊居民的關係。她說了一句話,說政府為了防洪籌了很高的河堤,於是人們再也看不到河川,也因此割斷了跟河流的關係。你說她娘不娘?娘呀!但卻是如此的打動人心。 我覺得他們這種細膩的溫情,一方面和鄉土生活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國際打壓有關。很多台灣居民沒辦法在生活中參與到國際社會中,因此媒體都在鬧一些芝綠豆的事,而人們的愛心/同理心都用到身邊的環境中,細緻到一個有點‘估佢唔到’的程度。 大陸對台灣來說,是個相對矛盾的東西。人們既想多點了解它,但又不斷的透過一些反面故事/例子去鞏固他們的身份認同。經濟上擺脫不了,身份政治上就要找理由去分開你我他。我也學會要特別小心,希望不會觸動到他們敏感的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