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06

疏離

我們做 toxics 的, 總會有機會出 field 去睇廠、找污染。 上星期來了個荷蘭阿伯及中國分陀的大大老板, 為了讓老外們都有機會看看中國特色的污染情況, 我們也帶他倆在省城內外找了一下工廠。平時我們到省城外時, 總是要步步為營, 因為我們實在太'出眾'。城裏來的人, 到了工廠區、鄉郊, 就有如在《少林足球》中的趙薇........ 像火星來的一樣。 但這次在省城內睇廠, 我們一方面帶著兩個鬼佬, 一個高瘦一個肥矮, 另外還有幾名同事同行, 在廠前廠後走來走去都毫無問題。因為城市根本就是一個陌生人高度密集的地方, 加上最近的交易會, 我們帶著兩個老外有如本地公司帶著兩名投資者一樣.......... 係好正常的事。 城市人之間的疏離竟然讓我們的考察工作變得如此方便......... 詭異。 -------------------------------- 大大老板來到廣州分會, 一些同事顯得相當開心。在香港待得久了, 要花一點時間才能了解他們的心情。香港是總部, 同事眾多, 不同部門都有, 老板們都會在, 拿錢又快, 辦公室又大........... 北京呢, 發展快呀, 所有項目都有, 老板都會不時去看看情況, 就公室兩層兼有露台, 而且北京嘛, 首都就是不一樣??!! 但廣州, 人又少, 配套比較落後, 資源相對少, 網絡經常不行, claim錢麻煩, 想買些傢具讓志願者有些地方 gather 下都覺得很難開口, 想訂多些刊物報紙讓同事們更緊貼社會, 卻要多番爭取。我還好, 有些時候咪回香港辦公室看看 Plasma 電視、坐坐新買的宜家傢俬、怒睇四五份報紙慰藉一下自己, 還可以極速 claim 錢 tim再去亂消費一番。但廣州的內地同事則年復一年這樣, 所以大大老板大駕光臨, 有些同事如蒙皇恩寵召一樣........... 唯有盡量幫忙, 努力爭取之餘, 還勉勵大家做好自己囉。阿 Q 點, 廣州分會還是最簡單最開心的 :P。 -------------------------------- 上星期在廣州搞了個廣州的 NGOs 的聚會, 感覺很不錯。我們能讓綠豆更 visible 是一回事, NGOs 之間能有個平台互相認識、互相鼓勵看來更有意思。在中國大陸的環境, NGO 們像在單打獨鬥, 多點同伴們的支持, 自然較容易面對那種孤獨作戰的感覺。 不知綠豆還會唔會給資源再搞落去? 一個人的生活, 有時候真的會感到相當寂寞。當工作忙的時候就不太感覺到, 但停下來就會有種不知所措感, 感覺留給自己, 當作是這段日子的紀念: 離開我熟悉的城市 忘掉我自己的名字 說沒有結局的故事 你不想聽我就消失 ----- 《消失》, 范曉萱

4/18/2006

向世界出發

嘩, 想不到我會追看無線電視的節目。 上星期有一天早回家, 剛好看到家英哥主持的《向世界出發》, 介紹的地方是青藏高原。節目本身做得比較有心啦, 不會很像旅遊節目般低俗, 但也不是說甚麼深奧的東西, 就是介紹一下風土人情。 讓我要'追看'的原因有二, 一是多談藏傳佛教, 二是家英哥自己的真情剖白。我對佛教認識不深, 更不用說藏傳佛教還是中土佛教啦。小時候老豆同我講, 西藏的人總是在拜佛, 所以才那麼窮。小時候不明白藏族人為甚麼那麼喜歡拜佛, 只知道他們的生活很苦。大一點時, 聽說藏傳佛教好像跟政治拉得很近, 不明白, 只是記得拉薩的喇嘛寺內的酥油味道。 我去看佛學的東西, 是從越南/禪宗入手, 對藏傳那塊就沒有甚麼接觸, 也看過《西藏生死書》, 但都是一些比較顯淺的道理啦。後來認識了一個舊同事是信藏傳佛教的, 又知道有一些同事很喜歡藏區, 也沒有小時那麼自大幼稚, 對藏傳佛教也慢慢的感到很有好感, 甚至覺得他們比起入世的禪宗, 可能更少點 vested interest 的問題。 羅家英, 是從周星馳的戲中開始喜歡他。文西、唐三藏、食神比賽中的主持, 很有喜劇感, 也很麻甩。也知道他是做大戲的, 以前覺得他是做大戲做得不好才去拍戲; 另外還有他跟阿姐的戀情........ 覺得他有點咸濕。後來是在百萬富翁的節目中才知道他原來算是挺有學識, 可能跟他學大戲有關吧! 最近聽說他得了癌症, 不久又見他在鏡頭前活躍起來......... 這個節目中他作了不少的個人分享, 包括對大戲、感情、生死等, 雖不是甚麼高深道理, 但也見其真情。不錯呀! ------------------------------- 伴侶來廣州探望我, 很高興!! 既然決定來廣州, 就要努力幹些事情, 不可以浪費光陰呀。好, 要出發啦!!

4/10/2006

塵土

一向都喜歡清明掃墓, 雖然香港清明很少雨紛紛, 但牧童遙指幸花村的自在, 我是自小已嚮往。 以往家住屯門, 媽媽的大奶奶的靈位就放在家中不遠的道觀內。當時家中還是人頭湧湧, 每年清明, 親戚們十多二十人一起湧到我的家中, 好不熱鬧。至於父親那邊, 由於祖父祖母迷信, 要差不多十歲才有機會第一次去拜太爺太嫲。雖然兩人都在鑽石山, 但分得很遠, 當年跟著老豆同叔叔們在墳場爬上爬落, 開始感受到家族的制約。 現在去掃墓, 其實是難得一家團聚的日子。除了過年外, 很難想像我有一天竟然會朝九晚十的跟父母在一起。碰到其它難得見面的親戚, 或是閒話家常, 或是互窒鬥咀, 都令人覺得輕鬆愉快。如果母親大人能把繁文縟節放輕點, 少些緊張大師的情緒, 相信她亦會更能享受當中的情趣。 -------------------------- 我的祖母是個很奇的女子。她身材只得一米二至一米三左緊, 但據(老豆)稱她曾誕下七名子女, 養活了五名。我看著她的身影, 心想這麼弱小的身軀能付予七個人的生命, 覺得很神奇。 祖母目不識丁, 近視達二千多度, 直覺覺得我跟妹妹皆是因她的遺傳而要帶眼鏡。但祖母年輕時卻從不戴眼鏡, 到十年前才於老豆威迫下配了個千多度的眼鏡....... 視光師說配不出一個如此深的眼鏡給嫲嫲, 於是她還是不必看得太清楚。 昨天在掃墓時, 嫲嫲突然和我們說有隻蝴蝶很漂亮。當初不以為然, 後來才想起她近視這麼深怎能看得見蝴蝶的花紋? 阿妹於是追問她, 她不正面回答, 只說如有蝴蝶撞玻璃要入屋, 一定要開窗, 因為是先人回魂。 我們都聽過嫲嫲能看見我們所看不見的事物, 我覺得她不戴眼鏡, 可能是不想看得太清。可惜嫲嫲沒甚麼文化, 不能很清楚的表達自己所見所感, 又將很多東西壓在自己的眉頭心頭。有些家人覺得她古板兼疑神疑鬼, 我覺得她其實是因為擔心家人, 對大自然也較我們謙卑。相比起只為禮教而'奉命'祭祀的人, 我更覺得她是真心敬畏鬼神。 這一兩天幫忙燒金銀衣紙予先人時, 望著洪洪烈火把祭品燒得灰飛煙滅, 化作塵土。無言獨坐, 放眼塵世, 我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

4/04/2006

二十年

在八聖道的推薦下, 我糊里糊塗的讀了余華

他最出名的著作《活著》, 我之前看過電影, 沒甚麼印像。後來看了小說, 覺得太慘, 而且看到有人批評余華與張藝謀是扮懂農村的知識份子, 故前也裝懂的跟人說對《活著》沒甚麼印象。

接著看《許三觀賣血記》, 覺得故事又是發生在文革前後有點老調, 但勝在文字過癮, 讀後好像比《活著》留下多點印象。

接著看《兄弟》上下, 看上部時正從廣州回港途中, 在深圳過關時竟有關員上來和我聊起這本小說。上部也是談文革前後的二十年, 但由於主人公們爸爸對他們的愛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挺喜歡。

下部是講兩兄弟在改革開放後的廿年生活。很誇張, 很荒誕, 但卻很能打動我。兩兄弟都是本性很好的人, 走了不同的路, 得到不同的下場。故事提及自行車, 個體戶, 賣破爛起家, 下崗, 老總, 媒體, 奔馳及寶馬, 江湖騙子, 民工, 春藥, , 選美, 假處女膜, 人慾橫流, 紅杏出牆, 自殺, 上太空, 媽媽生…… 很震撼, 因為每一個詞彙都令我想起了一些內地經驗、認知的片斷。 ---------------------------------------

阿野的鼓勵下, 我剎有介事的看了雷競璇的《窮風流》。

雷在的我腦海中有幾個關鍵詞, 香港選舉制度、攻打桃花園、陶傑、歷史及信報。(後來阿野指點了一下, 現在還加上了黃愛玲)

《窮風流》很好看。雷把流學法國七年的生活點滴娓娓道來, 竟可以如此平實的文字交待其治學、法國生活、法國文化、批判全球化、反思香港現況的想法, 學一萬年都學不來。

我覺得雷是幸福的, 他畢竟曾生活於一個還有夢想、還可浪漫的年代。而夢想、浪漫又讓他擁有更廣濶深遠的視野來回望現實。

法國, 對於我們來說只剩下 LV。我不禁想起曾任職的中學內, 那名孤獨又自傲的法語老師兼科在任, 在中一招生會上尷尬又賣力的以英文向家長力陳學習法語的好處….. -------------------------------------------

我武斷的覺得, 廿年是近代歷史分的基數。

大陸反右至文革結束, 差不多二十年; 開放改革至鄧小平死, 也差不多二十年; 聯合聲明到沙士也差不多二十年。法國新浪潮電影至吳宇森拍下《英雄本色》, 也用了二十年; 戴卓爾夫人上台至貝里雅走出第三條路, 也差不多二十年………… 更重要的是利物蒲也頹了廿年才重獲歐冠(所以我覺得曼聯仲要捱起碼十多年)

我前世可能參與了二十年代的那個二十年, 慶幸躲過文革前後的二十年, 痛幸趕不上成為香港狂炒的那二十年。阿Q的我唯有:

不管這種爭拗有型或老土 未做好的繼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