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人講
《斷背山》, 快
唔夠人快, 深度又不及人
深度, 惟有搞搞'技術分析', 搵吓話題。
同伴侶看完戲後, 講了兩句'都唔悶', 幾'感人吖'之後, 我們不若而同都開始討論, 究竟 Jack 是如何死的??
在交待劇情時, Ennis打電話給Jack的遺孀Lureen, Lureen說Jack是在修理汽車時意外身亡, 中間插了一段很短的小插曲'講'Jack被人打死, 跟著又cut回在電話亭內的Ennis傷心欲絕。於是, Jack的死亡有三個可能:
1. Jack 真的是修車時意外死掉; 而那短'插曲'只是Ennis心裏的猜想, 回應他兒時家鄉同性戀老人被人拆掉老二慘死的一幕。
2. Lureen在講大話, Jack是被人(很可能就是Lureen的家人或Jack新歡、Jack的鄰居的家人)所打死。片中的Ennis不知道事實的真相, 電影中的'插曲'一段是導演以全知的角度交待予觀眾。
3. Lureen在講大話, Jack 是被人打死的, 惟Ennis從電話筒中已聽出端倪, 於是該'插曲'是交待Ennis腦海中的想法。
從故事的發展推想, 第三個情況的可能性不大; 不然的話Ennis不會繼續在電話內跟Lureen交談, 而Lureen亦不會漸漸猜出Ennis跟Jack的關係, 並勸導Ennis把骨灰帶回斷背山。
然而, 從電影的上文下理中去推測, 第一和第二的可能都是合情合理的。我跟伴侶都覺得兩個不同的解釋都跟整套電影吻合, 這就是李安導演的功力。
但跟著的問題就是, 導演為甚麼要留下這一筆讓觀眾去猜?相當就手的答法, 就是李導演玩'留白'啦, 讓觀眾自己去想。但我們既不是李導演, 再加上'作者已死'的話, 也許更有意義的問題會是: 你希望是那一個解釋?
我本來最希望是第三個解釋, 因為那樣是對片中一段同性戀愛的最大打擊, 最能顯得他倆感情的斷腸斷背, 亦是對世道不公的終極反抗。但正如上面提過, 這個可能不大。剩下的兩個'scenarios', 一個則表示Ennis始終擺脫不了兒時陰影, 不能接受自己的轟烈戀情; 另一個則表示即便是Ennis接受了自己, 制度性的壓迫卻不會因你一己的'意識醒覺'而鬆綁。
要我選的話, 我會選第二個。我寧願社會繼續不接受他倆, 也不願意為這斷愛傾注二十年心血、老盡少年心的Ennis不能接受自己......... 畢竟, 愛本是無罪:
願某地方 不需將愛傷害
抺殺內心的色彩
願日某日子 不需苦痛忍耐
將禁色 盡染在夢雲外
-- 《禁色》, 達明一派